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9月下期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赵 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赵 宇 日期:2020-11-03 08:42:41
  【摘  要】党建与业务融合质量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重要组织部分。借鉴社会融合理论及社会质量指标建构方法,党建与业务融合质量评价指标设定应该遵循全面性、重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四个原则,可建立包括制度保障指标、共享机制指标、引领工程指标、赋能赋权指标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实施中应科学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动态改进指标内容及权重、全面树立党建质量管理理念。
  【关 键 词】基层党组织;党建;业务;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赵宇(1987— ),男,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党的建设、医院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资助项目“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建工作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8ZDXM042)
  【中图分类号】C936;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8-0004-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这一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以及方式、途径,为基层党组织如何引领、协助、监督业务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的问题困扰着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思想将党建与业务分割开来:有的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脱节严重,“同部署、同执行、同监督”写在纸上但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党组织没有将党的领导融入业务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协助和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党组织觉得党建与业务融合是定性工作,不好考核,没有建立专项考核评价机制,没有与绩效考核挂钩,没有有效结合科学管理工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借鉴社会质量理论及社会质量指标建构方式,在对党建与业务融合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党建与业务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构。
  一、社会融合质量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在社会学领域,对于两个事物的交互融合,有一个经典理论叫作社会融合,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提出,后来被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广泛关注并应用。之后,社会质量理论作为社会融合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发展的新兴概念被提出。社会质量是指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这种生活能够提升其福利和个人的潜能。[1]作为评估公民日常生活质量的一种标准,社会质量理论有别于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活质量标准,包含了条件性因素、建构性因素和规范性因素,不但理论内容上具有连贯性、多维性和广泛性,而且考量的指标具体、明确,便于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使用和操作。其中,社会质量维度的条件性因素常被用来测评社会质量,包括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入和社会赋权四个方面。社会融合理论在研究层次上具有多层次视角,不仅关注制度层面、组织层面,还关注个人层面;在研究维度上具有多样性,制度安排、准入资格、参与范围、话语权、角色定位、社会经济保障、融入成本、赋能赋权、个体感知、组织文化、异质性网络等研究因素更加多元,更具有理论的延展性。同时,社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