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公共决策机制创新研究/汪海玲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汪海玲 日期:2020-10-07 21:00:56
  【摘  要】大数据为公共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决策风险,如公共决策不确定性增强,个人信息安全遭受威胁,公共参与成本提高,多中心决策引发整合困难等。传统公共决策责任机制不能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决策的转变,进一步增加了公共决策危机。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决策具有良好的耦合性,因此,以区块链技术驱动公共决策责任机制变革是增加社会福祉的有效途径。决策者应构建“自组织式”责任机制,实现宏观决策与微观服务的有机结合,建设多元参与的扁平化决策模式,促进决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完善区块链技术与公共决策融合的保障机制,实现公共决策机制创新发展。
  【关 键 词】大数据;公共决策;风险;创新;区块链技术
  【作者简介】汪海玲(1979— ),女,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社区服务与基层治理等。
  【基金项目】2016年度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内蒙古牧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调查考证及其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SK201609)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6-0018-04

 

  一、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决策风险

  (一)公共决策不确定性增强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掌握信息的边界大大扩展,海量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这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也引发了公共决策的悖论。也就是说,公共决策者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资源,能够为精准化公共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但就现阶段来说,人们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任何一个决策者都不可能穷尽认知,这又使得能够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其余的信息不仅失去了价值,还有可能造成干扰。大数据技术提升了决策科学性,但也增加了决策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使得数据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决策者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决策,但无法预测人工智能的变化趋势。符合社会福祉与治理目的的公共决策应该是数据驱动与内在驱动的相互结合,也就是人工智能捕捉决策者偏好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使得公共决策人性化。但现阶段大数据技术下的公共决策缺乏经验决策与数据决策的有效结合,或者完全依靠数字,或者依旧经验占据主导,很容易陷入决策困境。
  (二)个人信息安全遭受威胁
  相较于抽样调查,大数据所拥有的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展示的是社会成员具体的生活需求,这就使得决策者通过大数据享有更大的控制权。公共决策的宗旨在于增进社会福祉,因此制定公共决策的基础在于了解人民需求。[1]大数据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够对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和日常状况通过数据详细地展现给决策者,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同时也有助于社会成员接受决策。但毕竟决策者所接触到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冰冷的数据,决策者脱离社会成员感受也就具有一定合理性。也就是说,决策者只是将来自普通人的数据视为资源甚至工具,不会对他人产生共情或者同理。在外国,高层管理人员以私人数据威胁他人的案件是很常见的,“防止数据支配人生”已经在国外引起热议。大数据便利了数据共享,但这种便利性是对于社会上层来说的。因为大数据技术往往掌握在那些有权力、有地位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