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7月下期

生态治理的领导困局及其消解之道/王 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巍 日期:2020-08-24 15:36:36
  
  【摘  要】党员干部是生态治理的领导力量,但在治理实践中存在领导动力弱化、领导效益损耗、领导协同失效、领导制度失能等多重领导困局。鉴于此,应增强党员干部在生态治理中的领导自洽力,提升领导转换力,激活领导制度力,培育领导协同力,厚植内生领导力。
  【关 键 词】生态治理;党员干部;领导困局;消解
  【作者简介】王巍(1988— ),男,中共安徽滁州市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14-0052-03

 

  党员干部既是生态治理的领导力量,也是生态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其生态治理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价值的生成与实现,直接关系区域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自稳性与可及性。现阶段生态治理的困局与党员干部的领导失能密不可分,因此,从领导学视角探究当前生态治理实践中的领导困局问题,能够有效回应领导效能与生态治理效力的逻辑转换问题,同时也能够提供生态治理视域下党员干部领导力构建的一般框架。

  一、生态治理的领导力量:党员干部
  在生态治理的多元主体格局中,党员干部是推进生态治理的领导力量,承担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党员干部在生态治理中领导作用的发挥、领导力的生成直接关系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区域生态价值和区域生态正义的实现。另外,增强党员干部在生态治理实践中的领导自洽力、领导转换力、领导制度力、领导协同力和内生领导力,不仅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主要保障,也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基础,更是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和区域治理水平的重要依托。领导干部生态治理能力建设是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1]
  二、生态治理的领导困局
  (一)领导动力弱化
  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积极“进场”,也需要党员干部的思想“入场”和行动“在场”。但在现阶段生态治理实践中,不少党员干部思想上“怯场”、行动上“避场”,认为生态环境治理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负担,与其投入资源抓生态,不如投入资源抓经济,把资源放在招商引资上,效果好见效快,而生态治理周期太长,投入得多不见得效果好,可能费力不讨好、赔钱赚吆喝,因此,即使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的行政性和政策性压力,也是被动应对、造假隐瞒或敷衍了事。在生态治理上,不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较弱,主动治理的动力不足,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消解,领导治理的动能弱化,规避生态治理主体责任、虚化生态治理监督责任、异化生态共治责任成为不少党员干部生态治理的现实写照。
  (二)领导效益损耗
  领导生态治理应该考虑领导治理成本和领导治理收益问题,尤其对于财政收入能力不足的地区,更应获得较高的效费比,即以较少的治理资源投入实现既定的生态治理目标,获得较高的耦合收益。在当前生态治理实践中,虽然有些地方党员干部愿意在生态治理上投入资源,甚至部分县市愿意拿出财政收入的20%用于生态治理,但生态治理的效益并不高,表现为生态治理的溢出效应不强,生态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欠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