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论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19-12-20 12:22:36
  【摘  要】在政治民主化道路选择方面,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训政道路从政治转型技术层面看是成功的,但由于其模仿西式竞争性民主而存在民主至上论、割弃传统以及忽略民主构建与发展之关联等重大局限性。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民主化道路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并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经验的新型民主模式。当然,中国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并非简单否定抛弃,而是有所吸纳的“扬弃”。
  【关 键 词】政治民主化;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式民主;训政道路;超越
  【作者简介】梁承碧(1969— ),男,闽南师范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24-0008-04

 

  训政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为实现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转型而设计的政治发展模式。在改造中国的现实力量建设方面,孙中山曾采取联共策略,使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的同盟。但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对共产党人采取了敌对政策,从而造成国共两党的分道扬镳和长期斗争。在政治民主化道路选择方面,国民党按照孙中山的政治遗嘱走上了训政道路;共产党人为了斗争的需要则开辟了新的政治民主化道路,并在经历了长期的建设和改革之后终于初步建成了不同于西式民主的中国式民主。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共产党人主导的政治民主化构成了对训政道路的超越。当然,共产党人对训政道路的超越并非简单的否定抛弃,而是有所吸纳的“扬弃”。

  一、反思:训政道路及其局限性
  孙中山设计训政方略,缘于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所面临的国民“奴性深刻,牢不可破”的政治文化困境。孙中山受到传统政治中的“训政”现象(对未经历练的皇帝的一种训练)的启发,找到了破解政治文化困境的途径——以强制性的政治训练克服国人缺乏民主政治知识和技能的问题,逐渐养成政治参与的习惯。根据这一原理,孙中山构建了一种训政体系:通过强大的革命党组织地方自治建设,以地方自治为舞台,使国民养成参与型政治文化,在养成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从实质上看,这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发展模式。孙中山在完成其训政方略设计不久就逝世了,但训政方略在其政治遗嘱中被规定为国民党的政治建设蓝图。
  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将孙中山的训政构想付诸实施。国民党在1928年至1948年间的大陆训政,有学者称为“训政实验的阶段性失败”[1],实际上是在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情况下的勉强而为,训政未能切实进行,故而一再延宕,最终沦于失败。1949年,国民党因为全国性的政权垮台而败退台湾,并从1950年开始在台湾地区进行改进型的训政。训政改进的主要表现是:认识到了训政不可能在短期内成功,从而改速成训政(以六年为期限)为渐进训政。
  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训政道路是颇为成功的,甚至被国际学术界视为民主化转型的范例。从台湾地区的民主化来看,训政道路的确具有一些优越之处:一是在同一政治体系中实现了专制与民主的融合,解决了转型社会政治集权与社会参与需要并存的矛盾。二是优先培育民主的社会基础,注重自下而上循序渐进,民主一旦建立便能稳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