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下期
职业成长研究述评与展望/陈晓暾 葛雅利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晓暾 葛雅利
日期:2019-11-06 10:11:23
【摘 要】职业成长作为一种个体和组织互惠的交换内容,是个体实现职业需求和工作价值、组织实现人才强企和“利员及己”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和趋势,职业成长还要丰富职业成长的前因和结果变量,探索职业成长的纵向动态变化,拓展职业成长的研究对象,加强对职业成长机制和边界的分析等。
【关 键 词】职业成长;个体价值;管理者;测量;变量;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陈晓暾(1977— ),男,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管理;葛雅利(1995— ),女,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生态化研究”(项目编号:14XJY007);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常态下陕西省轻工产业发展环境、动力及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8JZ011)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22-0081-05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间的竞争在有限的资源争夺中日趋激烈,人才作为企业中有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因素备受关注,与之有关的留职意愿、组织忠诚度、职业管理实践等日益得到组织的重视。在职业生涯无边界化的今天,个人的职业不再与单一的组织挂钩,不再需要在一个组织内部垂直移动,横向的职业变化和工作流动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员工更加重视自身在当前或其他组织中职业成长的可能性,企业也更加重视为留住员工而提供的职业成长管理政策,希望与员工产生一定的心理契约,保持双方长久的雇佣关系。[1]职业成长研究虽有30年之久,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研究范式相对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者之间的交流学习造成了阻碍。虽然目前已有学者对职业成长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如翁清雄和席酉民对职业成长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回顾与辨析,并梳理了职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体系,提出了未来应深入研究的具体命题,但这篇文章时间较早,且文中提及的命题已得到相关研究的证实,无法体现近年来职业成长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面对当前职业成长相关文献发文量增长迅速且新观点和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现状,结合职业成长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当前人才流动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新时代管理实践中员工和企业的动态平衡性和匹配性等背景,本文尝试对国内外职业成长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进而构建职业成长研究的整合框架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期望能为相关管理实践提供借鉴,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职业成长的兴起与内涵
20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进步,企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性改变。Defillippi等提出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认为个体可以跨越组织边界寻找符合自身的职业路径发展新契机,个人职业的变化和工作流动性在职业生涯无边界化时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引发的大量人才流动问题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职业成长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职业成长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Argyris在研究组织制度和个体的冲突时提出,职业成长是一种个体对组织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