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下期
“后真相”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与消解路径/赵昊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赵昊杰
日期:2019-11-06 09:20:06
【摘 要】“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话语呈现出碎片化拼接叙事、情感和信念高于真相、对“后真相”的极化认知等舆论特征。网络“后真相”话语的流动性、群体性及其暗含的“视角创造事实”的特质,不断撕裂着社会舆论的共识价值,从而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困境,主要表现为网络“后真相”话语滥觞造成共识价值的瓦解、非理性倾向造成敏感议题的不断激化、舆论封闭场域对多样性认同渠道的阻塞以及政治冷淡主义使大众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在这一背景下,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的路径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批判和强化宣传的单一手段,而应该采取包含认知策略、平台策略、话语策略、治理策略在内的系统性措施,以期避免网络“后真相”话语给意识形态带来不良后果。
【关 键 词】网络“后真相”;情感信念;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网络信息治理
【作者简介】赵昊杰(1988— ),男,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22-0010-05
一、“后真相”时代网络话语的舆论特征 网络“后真相”是指舆论生产中将情感和个人信念凌驾于客观事实并将其过程化,试图左右舆论走向的舆论现象。英国“脱欧”公投以及特朗普上台都是“后真相”含义的体现。“后真相”被《牛津词典》收录为2016年度热词。“后真相”刻画了一个客观真相不断被主观情感加以篡改干扰的舆论境遇,从侧面反映出当下社会中精英主义共识和主流价值观念不断遭受质疑的社会现实。作为一种平民大众参与的舆论现象,网络“后真相”实际上表征了互联网时代“公民公共领域与精英公共领域的断裂”[1],并具体体现为网络空间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纷争与诉求。网络舆论的技术基础与不断崛起的平民公共领域相互交织,催生了网络“后真相”话语,并呈现出许多鲜明的舆论特征。
(一)舆论模式:对媒介事实的碎片化拼接叙事
客观真相只是“后真相”话语的一个触发点,由此形成的媒介事实及对媒介事实的非理性和拼接化再叙事则构成了网络“后真相”话语传播的基本特质。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对个体信息能力的“技术赋权”,网络参与者都可能是“后真相”话语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流行语“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表明了身处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中,发现真相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进行“后真相”生产的成本。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网络“后真相”暗含了一种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即对客观真相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不抱任何希望的消极思想。从治理角度看,网络“后真相”会不断质疑并挑战专家权威,激化精英话语和大众认同之间的矛盾,破坏主流文化的共识基础,对网络空间治理提出了不小的难题和挑战。
(二)舆论主体:情感和信念高于真相
网络“后真相”话语不执着于对事实真相统一性的客观理解,而是不断生产对媒介事实的主观化和戏谑式的言论。推动网络“后真相”话语的原动力是情感和信念。换而言之,客观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