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改革调整不要失掉灵敏度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2-11-19 17:41:15

  收入分配改革等了八年,总体方案一直在“研究中”,原因自然在于改革是个繁杂、系统的工程,问题多,阻力大,不能不谨慎。不过,目前的改革信号出自国务院,信息权威,时间表清晰,相信这次改革不再是空谈——也没有时间再空谈了。但是,梳理分配改革的新闻和议题,又很难说这八年等得值得。

  分配改革,就是要重新调整目前不甚合理且日渐固化了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说忌惮“利益集团阻挠”,那么分配改革将不存在任何改革时机,因为既有的特殊利益格局只会继续固化。坐等改革时机,就是让既得利益集团做大、做强,然后改革空间将会一点点流逝。
  我们常说试错改革、渐进改革,其前提是,改革至少要跬步积累,循序推进,在试错中丰富经验,在纠错中完善改革举措,谋求渐进的成果,进而累积成果,而非累积问题。无论方案多么系统、完整,它都应留下一个反馈—吸收—解决问题的开放机制,如其不然,就会因新增的问题而束手不前,甚至可能全盘推倒重来。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宜早不宜迟,越是延缓,试错机会越少,问题的累积将越难以被消化,甚至将积重难返。
  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时代,需要改革的问题很多,改革议程应有相对稳固的呈现,几年解决一个小问题,多少年解决一个大问题,这要有一定的频率。在试错、纠错中推动具有一定灵敏度的改革,这应当成为常态。改革或者推不动,或者劲攒得越久越足社会震荡越大,或者错了而纠不回来,这是利益、思维和体制僵化的表现,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教训。
  (摘自2012年10月22日《长江日报》,肖 畅/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