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县委权力公开的制约瓶颈与突破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西忠 日期:2011-03-21 16:46:27

  从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到2007年将党务公开作为党的一项组织制度写入党章,从2009年3月中纪委、中组部在江苏睢宁、河北成安、四川武侯进行县委权力公开试点到2010年11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县委权力公开由远及近,从执政理念演变为现实实践,原本神秘的权力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如何总结先期试点经验,突破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县委权力公开的制度体系,并将其适时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县委权力公开的重要意义及制约瓶颈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一级处在微观和宏观的接合部,位于国家权力与民众权利的交会点。县委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协调左右的重要位置,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推行县委权力公开,是中央整个党务公开布局的重要一环,有助于维护民众的权利、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贪污腐败现象、降低社会发展成本、优化基层政治生态、重塑党群干群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中央在三县区主导了“县权公开”试点工作,不少省市也选取部分县进行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使当地的政治生态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从总体上看,将“县权公开”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还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一是干部的观念难以适应。就中央进行试点的三县区而言,县委书记都具有较强的改革精神,是推动“县权公开”的强劲动力,其他一般干部参与的程度有限。二是权力的边界难以界定。县委权力公开,首先是党政权力分开,目前县委与县政府之间、县委内部各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不够清晰,县委书记个人与县委常委会、全委会的权力,县委班子成员与政府班子成员的交叉分工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从三县区试点的情况看,列举的权力清单过于笼统,存在着执行难、监督难的问题。三是现有的制度难以支撑。当前,缺少“县权公开”的支撑制度。复旦大学唐贤兴教授认为,目前这三个县区的变革尝试是有益的,但不可能成为基层政治生态变革的突破口,县级政治生态中的制度构建依然存在着选举制度不健全、民主监督制度不完善、人治思维严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省管县”、提高县委书记的职级待遇等背景下,需要探索如何处理好扩权与限权的关系。四是群众的参与难免功利。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难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关注更多的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与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关注不够,参与的热情不足。五是固化的制度难以形成。从试点的情况看,县委权力公开还具有较强的人治色彩,一些制度还处在探索和形成的过程中,全面推广县委权力公开,实现“县权公开”的法制化、制度化尚需时日。

  二、突破县委权力公开制约瓶颈的现实路径
  
  县委权力公开的深入推进和持续发展,需要从突破制约瓶颈入手,增加制度供给,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把县级党委建设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1.坚持观念先行,大胆地解放权力。权力革命之前,需要先进行思想革命,需要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一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