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社会质量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阈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0-08-12 09:17:47

  社会质量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出现的一种社会政策范式。按照欧洲学者的界定,社会质量是指民众在提升他们的福祉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能够参与社区的社会与经济生活的程度,即社会关系的质量的提升与参与和个人发展的程度。从社会质量理论范式的基本架构来看,要达到社会质量的水准,必须具备社会经济保障、社会融入、社会整合与社会增能四个基本条件。

  社会质量理论的框架设计,为我们研究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在这一理论中,社会经济保障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质量的社会必须使人们能够获得社会经济保障,以免于贫困和各种形式的物质剥夺。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赖于人们具有共同的集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规范,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高度团结的社会。同时,要达成和谐社会目标,我们也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和谐社会的创立还需要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社会质量理论所涉及的四个维度,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质量,它们的协同作用将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并为走向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基础。

 (原载《领导科学》2010年7月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