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3月下期

民主协商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及路径调适/王太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太明 日期:2019-03-21 16:40:55
  【摘  要】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薄弱、网络安全监管人员执行力差、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存在缺陷、网络空间公共参与失序等四重原因,使网络空间治理面临认知、管理、立法、制度四重挑战。亟须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民主协商法律机制、监管机制、自律机制、共治机制,从而营造清新明朗的网络空间生态和政治空间生态。
  【关 键 词】民主协商;网络空间治理;治理规则;公共参与
  【作者简介】王太明(1993— ),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重价值维度”(项目编号:L18BLW017)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6-0078-03
 
  网络空间技术的深度发展,使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本文从民主协商角度入手,分析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成因,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操性、适时性的治理路径,为营造清新明朗的网络空间生态和打造清新明朗的政治空间生态提供学理参照和实践指导。
  一、民主协商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认知挑战:认识不足、定位不准、重视不够
  网络空间治理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空间治理实践的成效。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呈现出由非技术化到技术化、由简单化到复杂化、由传统化到现代化、由非人性化到人性化、由人治化到法治化的趋势特征,但仍然存在着认知挑战[1],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网络空间治理主体认知不足。一方面,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对网络空间的功能认识不足,忽视了网络空间、网络平台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认识不足,既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复杂性、非理性、非法性、难以控制性、时空性,又忽视了对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充分把握和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第二,网络空间治理客体对网络空间认知不足。基于中国既有的政治信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差序格局,网络受众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时往往采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问题化策略,以批判性视角审视问题,以宣泄式情绪表达意见,以广范围化和高层级式进行扩散,以代偿性获得满足。客观上讲,网络空间生态恶化、非理性情绪弥漫,网络公众的错误认知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2]
  (二)管理挑战:延用垂直治理体系,权责关系不畅,执法监督不严
  在我国国家治理层级结构化的情况下,网络空间治理呈现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压力型与反压力型治理模式,这无形之中使民主协商视域下的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着严峻的管理挑战。一方面,行政任务指令化,行政考核方式单一化。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空间治理是一场中央(上级)与地方(下级)的政治博弈,行政任务指令化,目标层层压实,级级叠加,行政考核单一化,导致政府管理表现出量化型政治、指标型政治特征,进而演化成一种“政绩锦标赛”的治理模式,又由于辖区空间的有界性和网络空间的无界性以及地方政府治理网络空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会权衡由此所带来的政治资本流失与置若罔闻所带来的政治资本收益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