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月下期

基层扶贫中形式主义的产生机理及其纠治/戴晋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戴晋媛 日期:2019-02-27 15:59:37
  【摘  要】当前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着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行为。形式主义扶贫行为是基层干部在压力型体制下的策略选择,也是基层干部自身能力不足的外在表现和贫困群体主体权利缺失的内在缺陷。治理当前基层干部扶贫的形式主义行为,就要为基层干部“减负降压”,加强其扶贫能力建设,重塑贫困群体的主体性权利。
  【关 键 词】精准扶贫;基层干部;形式主义;扶贫能力
  【作者简介】戴晋媛(1994— ),女,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2-0118-03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同时也出现了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具体表现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方面的不精准现象。基层干部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主体,政策执行中出现的不精准现象与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行为高度相关。
  一、基层扶贫形式主义行为的表现
  近年来,学术界对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表现出的形式主义行为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张雨认为,在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存在着“拼凑应对”的行为表现,具体又分为在贫困户帮扶中的拼凑应对和贫困村“摘帽”中的拼凑应对。[1]雷望红提出,基层组织的“夹心层”治理困境使其在政策执行和资源落地时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避的规范化治理以及硬任务的软执行。[2]朱天义、张立荣将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的行动取向划分为个体化扶贫偏好和集体经营扶贫偏好,同时具体分析了个体化扶贫行动逻辑下产生的政策短期化效应和形式主义问题。[3]总的来看,一方面,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行为表现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精准识别上的规模排斥和主观评议、精准帮扶中的“精英俘获”和需求错位、精准管理上的虚假信息和虚无工作、精准考核中的“文本脱贫”和策略性应对现象等。2018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第一次通报集中曝光了24起典型案例,其中基层干部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出现的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不履职不作为等形式主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贫困群体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行为表现为精准扶贫政策选择定位的个体化扶贫偏好,即倾向于“输血式”扶贫,或者选择更有发展能力的个人或村庄输入资源,以求尽快获得成效。当前,地方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有产业发展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兜底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九大类,但由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政策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脱贫效果,基层干部更加重视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和帮扶脱贫这三类政策工具,由此也极易滋生扶贫工作的短期化效应和形式主义。
  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扶贫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的初衷,不仅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扶贫工作的低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乡村社会的利益纷争,最终将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