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月下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的现实依据与总体思路/焦石文 张宝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焦石文 张宝林 日期:2019-02-27 15:31:24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的基层治理是关键。当前的基层治理体系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城乡融合不均衡、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亟须转型。建立基层治理新体系须遵循的总体思路:在政策层面,既要注意顶层设计,又要结合区域实际;在治理主体方面,既要强调党和政府的主导,还要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实践路径上,既要注重整体推进,又要做好重点突破。
  【关 键 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体系
  【作者简介】焦石文(1976— ),男,新乡医学院科技处人文社科办主任、哲学博士;张宝林(1965— ),男,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共治视阈下改革动力结构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BZX014)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2-0094-0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一些传统问题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乡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滞后、乡村空心化以及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给传统的基层治理带来严峻挑战。为应对上述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的基层治理是关键,传统的基层治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亟须建立基层治理新体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逻辑
  (一)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必须把握好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明确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发展成绩令世界瞩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因此,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正从“欠发展”阶段步入“发展起来”阶段,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回顾改革的历史,在改革重心向城市转移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农村劳动力随之向城市大量流动。在这一时期,提乡村振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自2006年中央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始,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民工大规模返乡,上述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回流。就国际经验来看,这同样是一个基本规律。正如王东京所言,当前“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流向已开始发生改变”[1]。因此,中央现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时。
  (二)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曾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的幸福才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所在。在革命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