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6月中期

行政学视角下治理理论的范式追问/李 绵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绵 日期:2018-07-09 17:35:44
  【摘  要】治理理论诞生于全球化、地方化和福利国家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它打破了传统行政学范式的解释逻辑,试图解决价值与效率的冲突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与进步。据此,有学者认为它是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是,基于对范式的含义和评价标准的分析,治理理论并未构成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其理论逻辑并不完备,且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治理理论称不上是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但也不能就此否定它的理论贡献。首先,治理理论突破了传统行政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其次,治理理论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程;再次,治理理论暗示了未来公共行政学新范式的特征。
  【关 键 词】治理理论;范式;行政学视角
  【作者简介】李绵(1986— ),女,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17-0007-03
 
  20世纪后期,伴随着福利国家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治理难题以及新地方主义的兴起,传统的政府理论受到冲击,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虽然这一理论的出现并不是为了直接应对公共行政学的危机,但是依然对公共行政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力地回应了行政学中典型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效率与价值冲突等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正如杰瑞?斯托克所指出的:“治理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关注焦点——组织和行为主体进行了重新定义……传统公共行政在具体组织内关注政治—行政二分带来的管理挑战,以及这些组织内部的政策制定、预算和实践;治理视角则认为大量存在于组织和行为主体间的复杂关系也应该是关注的焦点。”[1]治理理论的研究视角与论证逻辑有别于传统行政学理论,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那么,治理理论能否称得上是公共行政的新范式,必须在厘清范式概念、明晰范式的评价标准之后方可进行评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范式”这一概念并不是用于为某一理论加冕的,而是用来分析科学发展的结构与过程的。
  一、范式的含义与评价标准
  “范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库恩1959年发表的《必要的张力》一文中,其后,在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被频繁使用。
  范式是库恩用来描述、剖析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过程的概念范畴。按照库恩的说法,“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是他们掌握了共同的范式组成这个科学共同体”[2]291。可见,理解范式概念的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和“什么是共同体共有的东西”。“科学共同体”是范式的载体,是创造某种知识的科学家群体,而“共有的东西”则是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价值、共同信念和共同规范等。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有机结合,较为成功地解释了科学发展的规律问题。科学共同体接受某一范式之后,便由此展开研究,创造自己的概念体系,形成共同认可的理论观点,建构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可见,范式使科学研究形成聚焦效应,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当范式遭遇反常时,科学共同体会对范式进行修正和改进,把反常的东西纳入范式预期内容之中。但当范式遭遇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