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3月中期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路径/周进萍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进萍 日期:2018-04-03 16:04:03
  【摘  要】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商业领域,但其治理目标、治理结构和治理动力与社会治理具有高度耦合性,“共建共治共享”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发现、参与、合作、创新和满足。“共建共治共享”实践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利益分配机制是否足够公平,能够让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这是社会治理“共建共治”的动力;二是利益相关者合作分工机制是否足够有效,达到最优的治理成果,这是社会治理“共享”的基础;三是利益相关者权利和责任是否平衡,这是“共建共治共享”可持续动态平衡的保障。
  【关 键 词】利益相关者;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作者简介】周进萍(1986— ),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SH104)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08-0004-04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最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治理理论本土化、中国话语体系下社会治理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利益分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在“共建共治共享”实践中如何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是衡量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也是最终决定治理成败的关键。
  一、理论耦合:“共建共治共享”本质即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商业领域,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提出企业管理不是追求“股东利益至上”,而是聚焦于如何为每个股东和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行为影响他人或被影响的个体和群体。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包括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其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例如管理者、员工、股东、供应商和销售商等。[1]8尽管利益相关者管理更多地被应用于商业领域,但是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一是治理目标的耦合性。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至上”而不是“股东至上”,社会治理的目标也是“全民共享”而不是“政府至上”。尽管中国社会治理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但其目标并不是“政府利益至上”,更不是维护政府绝对权力,而是全民共享社会治理成果。何况,正是由于政府“维稳”诉求远大于人民“维权”诉求、风险控制重于民生改善,才导致经济发展迅速但人民获得感并未提升,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增加但人民幸福感不强,基层治理不断创新但矛盾冲突依然存在。
  二是治理结构的耦合性。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其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无独有偶,社会治理领域也经历了管控、管理和治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前约30年时间中,形成了以政治为中心的管控模式;改革开放后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约30年时间中,政府与市场逐步分开,形成了以市场为中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