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宋襄公霸业悲剧的成因探析/齐宁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齐宁阳 日期:2018-02-06 10:07:11
  【摘  要】宋襄公的霸业悲剧,有多层面的原因。思想层面上,宋襄公因循旧礼、食古不化,这与春秋时期实利主义思潮的泛起相违背;军事指挥层面上,宋襄公决策单一,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对于战争规范的理解和把握严重不足;国际关系层面上,宋襄公沉浸于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外交观,违背平衡外交策略,使得身处国际关系中心地带的宋国成为四战之地。上述因素致使宋襄公的霸业以悲剧收场,同时也警醒时下的领导者应积极接触和学习新思想,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审时度势的能力,只有具备足够的功力与卓越的见识,才能将工作引上正确、高效的发展道路。
  【关 键 词】宋襄公;霸业悲剧;领导启示
  【作者简介】齐宁阳(1994— ),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史。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02-0056-03
 
  一、思想僵化,因循旧礼
  春秋时期处于西周和战国两个时代的转折点,新旧思想的互相激荡使其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在这样的大转型时期,只有敏锐地吸收新思想、及时改造旧观念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宋襄公的悲剧就在于当社会主流思潮发生改变之时,他仍旧怀揣着传统的礼制思想。
  春秋时期的思想界,崇礼和悖礼的现象并存而立。局势动荡,政治失序,周天子大权旁落,不得不依附于一些实力雄厚的诸侯,这样的时代特点反映在思想文化层面就是周礼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在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混乱形势下,仅依靠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已经显得苍白无力,礼的社会管理职能正一步步弱化,因而崇礼的同时,对礼的批判也应运而生。春秋时期,人们思想的总体特点是逐渐冲破传统礼制的束缚,向实利主义的模式发展。此时,成功领导者身上往往表现出崇礼和违礼的统一。对于礼,他们知道在何种情势下遵守,何种情势下废弃,而这种对周礼的批判性接受是时代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在那时,能否满足时代要求,把握时代主流思潮,就成为一个领导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宋襄公思想僵化,不知洞察新因素、把握新形势,一味地因循旧礼,其霸业悲剧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宋襄公曾以“让国”之举名扬诸侯,这一举动虽衬托出他为人的高尚,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知这一行为也暴露出他思想的守旧之处。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之际,急召兹父(宋襄公)及目夷(子鱼)至殿嘱托身后之事。“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1]身为嫡子的宋襄公以目夷年长且仁义为由而让出国君之位,后因目夷坚决推辞而作罢。与宋襄公让国以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春秋时期,为了争权夺利,时时上演着子弑父、弟杀兄、臣叛君的惨剧。宋襄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靠礼乐维系的西周时期,而是一个王权和利益变得高于一切,传统道德逐渐崩塌的时代,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礼制思想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而身为殷商贵族遗胄的宋襄公,由于长期受到礼制思想的浸染,传统礼仪观念已根深蒂固,这导致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保守性。战争的频发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也使身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