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0月中期

我国政策共识构建与共识模式研究/徐久娟 邓志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徐久娟 邓志锋 日期:2017-12-05 16:40:48
  【摘  要】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改善目前公共政策乱象,建设科学化民主化政策科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分化导致构建协调各方利益的政策共识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对政策过程中共识构建的关注。政策环境、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形成影响政策共识构建的基础因素,政治指令、利益交换、暂且搁置是政策共识构建的调节因素。此外,可根据政策过程的协商程度和政策结果的共识程度,将我国政策共识模式分为强协商强共识型、强协商弱共识型、弱协商强共识型、弱协商弱共识型四种类型,这四种政策共识模式类型各有其特点及运用效果。
  【关 键 词】政策共识;共识构建;共识模式
  【作者简介】徐久娟(1993— ),女,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邓志锋(1977— ),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D111005)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29-0015-03
 
  一、文献回顾与本文关注点
  政策过程,概括地讲,即政策问题提上议程,形成政策选择、做出政策决定、实施政策内容、评估和反馈政策效果、进行政策修正等一系列政策循环周期的综合。
  政策过程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动态过程,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陈玲(2006)提出制度—社会双层政策过程理论,认为政策应同时在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和社会化层面上的协商网络两个层次上制定,两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导致政策过程的渐进和突变。周超、易洪涛(2007)认为,当代政策科学进入后实证主义方法论时代,即提倡公民参与和充分协商,如参与式政策分析、社区参与和协商式民主时代。杨红伟(2011)认为,我国理论上可能的政策共识只能通过妥协折中来实现,这种共识模式强调在某一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该政策涉及的各利益主体围绕其利益进行策略互动,最终获得妥协性一致意见。王绍光(2013)认为,中国政府决策模式由过去的个人决策、集体决策转向一种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更高的共识型决策模式,它有两个关键特征:参与结构方面的特征是开门,沟通机制方面的特征是磨合。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国外学者,如Kenneth Lieberthal、 Michel Oksenberg等深入我国本土,对我国政府的官僚组织决策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决策过程充满了讨价还价、各自为政、关系网络、竞争性说服等现象,认为具有“破碎的权威主义”特征。
  结合学者的已有研究以及对我国政策过程的观察可以得出,当前我国政策过程是各政策参与主体在有限协商谈判的基础上寻求共识而非选择最优的过程。政策共识是政策论证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策科学发展,政府对公众政策参与要求回应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谋求政策共识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的要求,构建政策共识有助于减少政策冲突、减小政策执行难度,促进各利益主体的合作和信任关系。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主要关注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共识模式的类型分析以及影响政策共识构建的因素。
  二、政策共识构建影响因素分析
  研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