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月中期

社会转型与儒家传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解析/席伟健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席伟健 日期:2016-03-14 15:18:01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价值观认同问题,在涵括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时代精神和道德标尺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表述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和个体层面的价值行为。就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体系的自洽性而言,内在的集体主义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矛盾必须得到解释,否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理顺,会影响这一最新意识形态命题的可接受度。本文从社会转型中所遇到的不同价值观碰撞冲突出发,通过对儒家公羊学中的“通三统”命题的阐述,力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不同层面如何实现范式上的融合并存进行学理解释。
  【关 键 词】社会转型;儒家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公民
  【作者简介】席伟健(1981— ),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社会学部副教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中日政治比较研究与中国古典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6)02-0019-05
  
  一、现代中国治国理念的三个阶段与社会转型
  早在19世纪60年代,殖民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欧风美雨”甫一侵袭华夏大地,李鸿章就敏锐地发现,这次华夏文明遇到的挑战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古老的中华文明这次遇到的挑战乃是异质文明的全方位挑战。虽然到甲午战争战败后,帝国士大夫才开始有“保国、保种、保教”的存亡忧患危机意识,但此时洞察力过人的李鸿章已经通过与西方列强的初步接触而把握到这个端倪。炎黄子孙从此开始了在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近代丛林世界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漫漫征途。
  按照王绍光(2014)对治国理念所作的划分,国家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涉及三个阶段和三种理念。首当其冲的就是治国能力,也就是从王朝国家蜕变为民族主权国家后,主权范围内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稳定的政治理论可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代表主权国家的执政力量能不能提供市场秩序扩展所需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即安全与秩序。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历经改良与革命的挫折与轮回,直至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组织路线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经数次政治运动,才最终探索到一条解决治国能力的根本革命道路。
  治国理念的第二个阶段,即政府管理阶段,新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全能主义国家与一元化党政领导体制。这一体制有助于集中中国有限的资源完成工业化积累,奠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并初步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吞噬民间社会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走上认知范式的误区,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期间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中,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传统文化伦理走向崩溃边缘。从这个意义上说,“事后承认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倒逼出来的。然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家治理模式并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尽管中国共产党逐渐从原来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但是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惯性仍然存在。改革开放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