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新时代大国海洋治理与海权维护:基于中国海岛问题的分析/郎 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郎 帅 日期:2019-08-12 17:08:22
保护规划》,2013年出台《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海岛科学管理的行动进一步开展,2011年“908专项”通过8年时间,初步查清了我国海岛海岸带的“家底”;继1996年《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发布后,2012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计划5年内调查万余个岛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中国要建设强大海权、实现海岛的“善治”,使之服务于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和安定繁荣的大局,就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与操守,强化治理力度与效能。一要全面依法治岛。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我国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相关省份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海岛的使用、开发与保护。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动海岛治理从“法制”走向“法治”,依法行事、照章办事,把执法工作落实到位。二要全面依规治岛。海岛只有被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精心合理的规划是前提。为此,要强化责任意识,对当代和未来负责。2018年以来,我国在湖泊管理上形成的“湖长制”可资借鉴,在海岛治理上可以实行“岛主制”,以合理规划谋篇布局,层层负责,依规行事。三要全面科学治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在海岛治理中大力推广现代科技,将海岛打造成我国“提升远洋技术”“测试远洋设备”“锻造远洋能力”“陶冶海洋品格”的训练场和基地。[6]四要全面协同治岛。一方面,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众要增加协商,群策群力。此外,海峡两岸可谋求在一些涉外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民族大义。
  (二)理顺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维系好二者的平衡
  安全与发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既相互支撑又彼此制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认知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很大程度上,中国海岛问题的凸显源自各方对安全与发展关系的混淆,以致安全对抗的负能量不断累积。1979年美国出台了《与台湾关系法》,继续承担对台湾的保护义务,台湾问题继续作为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症结存在,并一度被国际观察家视为中美战争爆发的一个潜在场域。在东海和南海,和平海洋转化为冲突海洋的可能性也始终存在。越南、菲律宾等国持续扩大海军军购,加强海军军事实力;日本以海洋纠纷为借口,将国土防卫重点由北部逐渐转向南部,妄图冲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解禁集体自卫权,重整军备;美国以保障通航自由、盟友安全为借口,不断强化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关系,相继实施“再平衡”战略、印太战略,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积极介入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它们的这些行为,体现了对安全与发展认知上的误区,突出了对抗性议题,忽视了合作性议题,增加了地区安全化、军事化的风险,既无助于谋得安全,更无助于促进发展。
  在海岛治理上,中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合理权益。虽然在台湾问题和国家统一大业上,中央政府从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仅限于极端情况,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治国方略,这迎合了海峡两岸人民要发展、要稳定的心声,是赢得和平的良方。针对中日钓鱼岛问题,邓小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