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2月中期

雁阵控制模式:应对网络社会复杂社会问题之结构/薛泽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薛泽林 日期:2017-03-16 11:25:21
  【摘  要】网络社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已有的社会结构形态,也使得我国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风险。结合雁阵模型和社会系统工程理论,提出社会治理的雁阵控制模式。以协同和控制为特征的雁阵控制模式,既同复杂社会问题结构相似,又与我国的建构主义国家建设逻辑相恰。研究认为,刚柔并济是雁阵控制模式的功能定位,赋权基础之上的协同是雁阵控制模式的主体间关系特征,而发挥雁阵控制模式的中心引导作用则是其运作的结构机理。
  【关 键 词】雁阵控制模式;网络社会;复杂社会问题;跨部门协同
  【作者简介】薛泽林(1989— ),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协同治理、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AZZ011)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05-0004-03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所处的社会连接形态,也使已有社会治理系统面临更多风险。因为在网络社会条件下,连接的多维性使得社会问题的放大效应愈加明显,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传统社会问题依然存在,而社会转型带来的舆情流变、贫富分化等新问题又同传统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和治理难度空前加大;二是在复杂网络社会背景下,网络信息的扩散受到初始动力和信息结构的双重规制,并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路径,使得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突发性问题和并发性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为应对网络社会兴起而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及社会治理风险,建立既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又能够有效防控社会风险发生的社会治理新结构,已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网络社会的现实背景及国家建构主义的宏观背景,以社会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提出建立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雁阵控制模式,为提升我国的社会治理效能提供参考。
  二、网络社会兴起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成为可以自由选择并重新组织信息的行动主体,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信息交互。然而,由于网络具有赋权和控制的双重功能,网络行为所内含的不可预测性也会对现实社会秩序造成威胁和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用户的价值观认同,使得网络社会中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基于群体认同的网络社会分化,不但加剧了极端情绪的宣泄,也使得极端人群的群体间对立愈发严重。可以说,原有以纵向阶层为特征、伴随着少量跨阶层流动的社会结构被以横向团体为主、层级之间鲜有互动的新社会结构所取代。在这样一个社会结构中,原有社会的纵向流动结构被以网络媒体为节点的线性链接机制所取代,阶层之间的界限非但没有被打破,其实际差距反而愈加分明。与此同时,由于每个阶层平面上的个体都处在相互连接的结构之中,且每个个体在理论上都处于大体均势的位置,社会结构在阶层层面逐渐处于扁平化状态,由此也导致社会利益的聚集更加明显。可以说,网络社会所造成的利益诉求
[1][2][3][4][5]